苏州大学2014年生物学野外实习在西山圆满结束

发布时间:2014-09-12浏览次数:645

    2014年8月26日~9月8日,按照教学计划安排,2012级生物科学、应用生物学和2013级生物科学双学位班共40余位同学,一起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生物学野外实习。随着新学期开学,实习工作顺利结束,同学们平安地回到了学校。

    生物学野外实习在苏州西山进行,在半个月的实习工作中,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实习活动——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标本制作,生态调查,动植物标本辨认(考试),交流答辩等。活动过程中,同学们积极参与,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,收获很大。

    今年夏天,虽然气候凉爽,但又多雨,所以标本采集是在阴雨天见缝插针地进行的,遇到雨天,只好望天兴叹,一旦雨停,立刻出发,为了抢时间,植物标本采集甚至冒雨进行。为了把采集的材料及时做成标本,一般上午采集,下午就要处理,连续几天的野外工作,同学们非常辛苦,但大家都表示非常有意义,不仅学到了知识,而且也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。

        

    动物实习相对于植物实习要难多了,需要根据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安排实习时间,因此除了白天的采集、整理还安排了晚上的活动,每个组都安排了一次两栖动物、爬行动物抓捕,野外同学们穿好雨鞋戴上电筒和专用头灯来到田头、沟边,抓捕蛙类、蛇类,连续几天的活动都有不少的收获,抓到各类蛙、壁虎、蜥蜴、水蛇等,还抓到毒蛇——蝮蛇。根据昆虫的趋光性,每组安排了灯诱活动,漆黑的夜晚,几百瓦的白炽灯一打开,几分钟,各种昆虫像密集的子弹一样飞奔过来扑在事先架设好的白布上,同学们用手上的家伙扑的扑、扫的扫,很快昆虫板上就钉满了昆虫,很多很大很漂亮的蛾子,比如绿尾大蚕蛾、肖毛翅夜蛾等也成了我们的标本。

    为了考察同学们的实习情况,老师安排了考试,这可不是平时学校的考试,餐厅是考场,动植物标本是考题,同学们在草丛中、动物间来回走动一一作答,非常有趣。

     

    实习的另一项内容是生态调查,各个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,从确定野外调查题目开始,野外调查,撰写调查报告,交流答辩有序进行。开展调查的题目有《西山地区蝶类动物调查》、《趋光性昆虫种类调查》、《蝶形花科种类及其分布调查》和《茶园动物种类调查》等,同学们通过实地调查、咨询茶农、访问农药经销商等取得大量数据,完成了调查报告。8月7日下午,交流答辩活动开始。各组代表绘声绘色地介绍了各自的调查情况和报告内容,然后,教师、学生进行提问,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,让同学们对课题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
    半个月的实习在中秋节这天结束了,同学们都觉得半个月的实习收获很大,非常有意义,将成为四年大学生活中一个美好的记忆。